
節氣說:冬至
Dec 21. 2022
以食補滋養身體,以油脂保濕按摩
一年之中黑夜最長、白晝最短的日子-冬至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節氣之一,這天之後,最冷的時候就會來臨了。因為冬至夜長晝短,老一輩的人會認為這天的陰氣重、陽氣弱,所以盡可能不要在外逗留太晚,避免招致厄運;同樣也要避免熬夜晚睡,減弱陽氣。
傳統習俗中,冬至這一天除了要吃雙數的紅白兩色湯圓,象徵好兆頭之外,在澎湖還會吃一種特殊的手捏「雞母狗仔」,以糯米團捏製成各式家禽家畜的形狀,古時有祭祖的作用,現在則是趣味居多,也比較少人在製作了。而吃湯圓時有的人家也會加入桂花酒釀,除了增添風味外,也有暖和身體的效用。另外也有人會在這一天吃豬腳麵線和羊肉進補,或是吃餛飩、餃子分別有代表迎接好運、財氣滾滾的寓意。
在這一天,為了驅除身體寒氣,可以透過泡湯來暖和身子,也可以進行油類保養。
在洗完澡肌膚還濕潤的時候,以滋養按摩油倒於手心搓溫熱後按摩四肢和肚腹,增加肌膚適度的潤澤,同時能消除冬天常見的水腫狀況,也能疏通全身筋絡;對於寶寶或幼童,則可以選擇寶寶舒緩油,輕柔按摩孩子全身,幫助他們放鬆緊繃的肌肉,更可以保護孩子們脆弱的肌膚,增加一層保護力,同時在按摩過程建立安心感,更好入睡。
冬季濕冷寒氣下,可以視自身的體質狀況進行「冬令進補」調養身體,在冬至後的第一個九天到第三個九天便是所謂的最佳時節。分享三種進補方式,選擇適合自己的調養方式,配合外在肌膚養護,讓身心舒服度冬!
#親子學 #節氣 #節氣說 #冬至 #湯圓 #雞母狗仔 #糯米圓 #泡湯 #油保養 #冬令進補 #溫補 #涼補 #平補
|